共抓長江大保護勇啃硬骨頭 以“不破不立”的氣魄開啟碼頭優化調整
行業資訊發布時間:2019/4/22 14:29:00
共抓長江大保護勇啃硬骨頭 以“不破不立”的氣魄開啟碼頭優化調整
近幾年來,武漢長江和漢江的核心區的港口碼頭數量沒有減少反而增加,非法碼頭無序發展一步步蠶食江灘資源,嚴重制約江灘公園的建設和提升。
2018年11月,市委、市政府提出探索統籌推進長江岸線港口碼頭資源整合。相關部門對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范圍內的港口碼頭現狀進行摸底調查。
調查總結出港口碼頭“三個特點”:
港口碼頭形象較差。武漢港歷史悠久、碼頭成因復雜。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些老碼頭、老船廠的功能逐漸衰落,外觀銹跡斑駁,這些碼頭的存在不僅侵蝕了寶貴的岸線資源,影響了城市濱江景觀,與城市社會的發展不相稱,與長江大保護的要求有差距。
港口碼頭設置無序。中心城區內的碼頭大多屬于央企、國企和中央在漢管理單位,由于復雜的歷史原因和管理體制制約,存在分布散亂、標準不統一、外觀較差等問題,與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極不適應。
港口岸線利用水平不高。中心城區范圍內部分岸線使用狀況與周邊環境不相適應。貨運碼頭、水上修船、倉庫等設施,與后方陸域功能不協調;部分碼頭、躉船設施陳舊,產能低下,影響市容;部分碼頭、躉船廢棄后擅自改變用途,影響水域安全、消防安全和市容環境。
“港口碼頭優化調整迫在眉睫。”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多次召開會議,聽取對核心區范圍內的港口碼頭進行優化調整的方案和部署。
2018年12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會議,會上發布了《武漢長江和漢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總體方案》,部署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工作,并成立長江和漢江核心區港口碼頭岸線資源優化調整指揮部。這次優化調整范圍主要是在武漢長江核心區(鸚鵡洲長江大橋至二七長江大橋),該區共76個碼頭,躉船153艘,主要涉及江岸、江漢、漢陽、武昌等區;漢江核心區(古田橋至漢江口),該區共27個碼頭,躉船36艘,主要涉及江漢區、漢陽區、硚口區。目前碼頭總數量103個,躉船數量189艘。優化調整后,武漢長江核心區和漢江核心區碼頭數量減少61.2%,躉船數量減少63.5%,是我市近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港口碼頭優化調整工作。